为深入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精神,落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和《中国科协科普发展规划(2021—2025年)》要求,充分发挥现代科技馆体系服务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提升的作用,打造支撑高质量科普服务体系的核心阵地,特制定本规划。
一、序言
2012年11月底,中国科协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针对我国科技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研究提出建设现代科技馆体系。面向“十四五”,现代科技馆体系(简称科技馆体系)以实体科技馆为依托,统筹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农村中学科技馆、数字科技馆等协同发展;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中国科学技术馆做好科技馆体系顶层设计,按照“省域统筹政策与资源、市域集散调配资源、县域组织落实”的发展思路构建省级科技馆体系,形成全国科技馆体系的发展合力,实现格局重塑、功能扩展、融合发展;打造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前沿科技体验基地、公共安全健康教育基地和科学教育资源汇集平台(简称“三基地一平台”),有效构建高质量科普公共服务核心阵地。
“十三五”期间,科技馆体系建设总体态势良好。全国实体科技馆数量增加了169座,新增建筑面积137.6万平方米,全国科技馆累计接待观众超过3亿人次;流动科技馆配发345套,巡展3035站,服务公众9269万人次;科普大篷车配发657辆,行驶里程1565万公里,服务公众9610万人次;农村中学科技馆立项以来建成1112所,服务公众1020万人次;中国数字科技馆总用户接近1500万,资源总量达16.32TB,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粉丝数超过1000万。科技馆体系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推动科普公共服务公平普惠作出重要贡献。
与此同时,科技馆体系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省级科技馆体系发展不完善;实体科技馆建设和发展不平衡,中小科技馆服务能力相对薄弱;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的弘扬不够充分;科技馆优质科普资源有效供给不足;全国科技馆资源共享不足,协同发展相对欠缺;运行机制不完善;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短板等。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一个五年。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对科普事业提出新的要求,科技馆体系必须顺应时代要求、寻求创新与提升之道。一是新时代对科技馆体系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有更高要求。科技馆体系要遵循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化供给侧改革,以更好地满足公众更高的科普需求。二是新时代的科技馆体系在价值引领方面有更高追求。科技馆体系要进一步加大科学精神、科学家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传播力度,助力形成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三是新时代的科技馆体系在服务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有更高目标。科技馆体系建设要坚持“四个面向”,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为价值引领,以推动供给侧改革为重点,加快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开放体系,提升科技馆体系的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社会化、国际化水平,建设“三基地一平台”,更好地满足公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助力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价值引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以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为基础,将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贯穿到科技馆体系发展的全领域、全过程,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
——聚焦格局重塑。在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推动构建省级科技馆体系,打通基层科普服务的节点,构建“纵向一体、横向协同”的科技馆体系新型网状发展格局。
——注重规范管理。健全制度保障,发挥标准引领作用,对基础设施、科普产品及服务等重点领域进行规范,支撑科普高质量发展。
——致力融合发展。增强科技馆体系的开放性和社会协同,支持多元主体参与科技馆建设,形成多方协同推进的科技馆体系发展态势。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围绕打造“三基地一平台”,致力于实现以下目标:
——科技馆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坚实。优化布局,推动每个地级市建有1座科技馆;培育5-10家卓越科技馆;中小科技馆科普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创新流动科普设施运行机制,提高资源使用效能。
——科技馆体系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全国科技馆联动共享机制基本建立,实现资源连接、活动连接、智慧连接;各省级科技馆体系初具规模,运行管理机制逐步健全;社会协作机制不断完善,多元主体参与的开放体系初步形成。
——人才队伍发展壮大。专职人员能力显著提升,兼职人员形成有效补充,科普志愿服务蓬勃发展。
三、重点任务
(一)加强科技馆体系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场馆建设均衡发展。努力培育一批卓越科技馆,围绕“四个面向”深化供给侧改革,夯实科技馆科普服务基础。
——促进全国科技馆均衡发展。推动有条件的地级市因地制宜建设科技馆,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县级科技馆建设,鼓励中西部地区和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欠发达地区科技馆的建设发展。积极创新科技馆建设模式,探索与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共建共享。鼓励专题特色科技馆建设,突出本地科技人物和科技成果。流动科技馆常规巡展展览资源新增不少于100套、巡展不少于1500站,区域换展展览资源新增不少于90套、县级轮转站点总数突破150个。科普大篷车区域资源共享中心覆盖不少于30个地市级区域。新建农村中学科技馆不少于200座,持续提升覆盖率和利用率。
——实施卓越科技馆培育计划。设立“卓越科技馆培育专项”,建立相应考核评价机制,选拔并重点培育5-10家科技馆,在展览展品研发、教育活动实施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提升科普服务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馆打牢基础。
——深化科普资源供给侧改革。坚持价值引领,将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贯穿于科技馆科普产品生产全过程。拓展科技馆“三基地一平台”的功能定位,围绕“四个面向”,坚持需求导向,着眼于满足公众对高质量科普的需求,突出科普资源供给的引领性、精准性、服务性,创新科普内容、形式和手段。实体科技馆加强展览展品研发,提高展品的原创性、探究性和生动性,策划推出高水平的常设展览及短期展览。建立流动科普资源库,开发多主题、模块化、菜单式的流动主题展览不少于40个,研发精准性高、实用性强的科普大篷车主题车载资源不少于20个,满足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开发农村中学科技馆资源不少于12套,形成“1+1+N”的模块化科普资源配置模式。
——推动全国科技馆智慧化建设。各地新建科技馆时,要同步开展数字孪生工作。注重展览展品和教育活动开发的数字化技术运用,提升科技馆内容建设智慧化水平。鼓励运用智慧化手段开展导览、预约、个性化推荐等观众服务,提升参观体验。运用信息化技术实现数据自主采集分析、决策辅助,提升场馆运行管理的智慧化水平。
(二)强化全国科技馆联动共享
以“连接·共享·服务”为理念,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资源连接、活动连接、智慧连接,促进全国科技馆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提升科技馆科普服务能力。
——加强资源连接。建强做优中国科学技术馆,持续打造科技馆体系“中央厨房”。推动展览资源连接,搭建全国主题巡展共建共享平台,推动主题巡展资源供需对接,盘活科技馆展览资源。加强科学教育资源连接,建设科学教育资源汇集平台,开发和汇集面向中小学校的优质科学教育资源,形成优质高效的融媒体资源库。推动影视资源连接,鼓励各地科技馆创作科普影视资源,扩大科普影视资源共享放映的规模和覆盖面。加强虚拟现实资源连接,搭建虚拟现实共建共享平台,为公众提供相关科普资源。
——开展活动连接。依托“中国空间站科创体验基地”等,开展“科技馆里的科学课”系列科普活动,鼓励各地科技馆、全国“馆校结合基地校”、农村中学科技馆师生共同参与。围绕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全国科普日等重要节事开展科普活动。动员各地科技馆和科技工作者加入“百馆千场万人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深入开展“进学校、进农村、进工厂、进社区、进养老院”科学素质提升“五进”行动。支持“老年科技大学”建设。
——实现智慧连接。发挥中国数字科技馆在体系建设中的信息枢纽作用,建设科技馆体系数据中心和管理平台,提升数字化水平。以满足公众参观需求为出发点,搭建并鼓励各地科技馆入驻“手机应用服务中心”等,实现“智慧服务”;搭建共建共享平台,推进“展品信息管理系统”等应用软件共享和复用,推动优质展览展品数字化转化,开发网络科普资源,实现“智慧共享”;加强业务中心和数据中心建设,促进对科技馆业务和数据的高效运维,实现“智慧管理”。
(三)推动省级科技馆体系创新升级
进一步发挥省级科技馆的能动性,统筹省内科技馆联动共享,扶持中小科技馆建设发展,协调推进各省科技馆体系建设。
——推动构建省级科技馆体系。在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为省级科技馆赋权赋能,使其成为带动各方力量参与本省科技馆体系建设的组织者和主责者。推动各省科技馆主管单位赋予省级科技馆履行本省科技馆体系建设、发展的统筹职能,明确其统筹省内实体科技馆、流动科普设施、数字科技馆等协同建设和运行管理的职责,并配备必要的人员和经费。省级科技馆应统筹好省内科技馆联动共享活动、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促进科普资源优化配置,形成全国科技馆体系的发展合力。
——实施中小科技馆能力提升计划。加大对中小科技馆发展的扶持力度和政策支持。由省级科技馆主导,重点面向中小科技馆提供常设展览更新改造、短期展览巡回展出、教育活动等方面的支持;通过捐赠、共建、集成等方式,解决中小科技馆展教资源匮乏陈旧、无力更新等问题;通过专业培训等方式增强中小科技馆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普服务能力,使其成为全国科技馆联动共享的有生力量。
——创新科技馆体系运行模式和机制。结合各地经济、社会、资源现状及相关发展规划,因地制宜构建各省科技馆体系组织架构和运行模式。按照“省统筹、市调配、县落实”的思路,扩大流动科技馆区域换展实施范围,引导地方加大资源投入和经费匹配力度,以此推动县级科技馆建设;建设科普大篷车区域资源共享中心,形成车载资源共享互换机制。
(四)促进科技馆体系融合发展
加快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开放体系,推进科技馆体系开放共享和资源融通,优化科技馆体系发展生态。
——配合国家“双减”政策,加强与教育主管部门、中小学校合作,探索建立“馆校结合”长效机制。鼓励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定期、就近到科技馆参加科学课,加强科普研学项目建设及规范化管理。鼓励科技馆资源以校园科技节、科学表演、科学资源包等不同形式进入中小学校,更好地满足课堂教学和课后服务需求。依托科学教育资源汇集平台等,为学校和教师提供资源。组织开展系列化、专题化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形成一批具有较高科学素质的学校教师队伍。开展“馆校结合”区域试点,并逐步向全国示范推广。
——成立中国科技文化场馆联合体,推动科技场馆和文化场馆在资源开发共建、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合作。盘活存量资源,引入一批文化场馆精品展览,增加科技场馆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元素。联合开展科技文化专题展览和教育活动,不断满足公众科学文化需求。开发增量资源,鼓励科技场馆与文化场馆联合开发科技文化展教资源,打造有影响力、有代表性的品牌。加强科技馆文化建设,强化品牌形象和文化软实力。
——联合社会力量,探索多元主体参与科技馆体系建设的合作机制。依托科技馆体系,动员、引导和鼓励科技工作者开展创作、教育、传播、宣传等工作,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搭建平台。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鼓励支持全国学会、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利用自身科技资源服务科技馆体系建设。通过委托管理、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科技馆体系建设和运行。鼓励企业积极投入科普产品的研发、创作、生产和推广,创新科普产业技术,探索科普产品全产业链建设。支持科技馆在短期展览、科技培训、特效电影、科普文创等非基本科普公共服务方面与社会力量开展合作,推动科普产品多元供给。
——探索建立科技馆体系国际合作长效机制。学习借鉴世界一流科技馆的发展经验,与世界知名科普企业开展合作,学习吸收其研发技术及巡展经验。推动流动科技馆“一带一路”国际巡展,探索长期合作的有效路径。依托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及地方社会组织等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培训活动,促进科技馆从业人员在展教资源建设、科学教育、科学传播等方面提升能力。积极参与相关国际组织的活动和工作,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任职、履职作用,逐步增强国际话语权。通过科技馆体系国际交流与合作,讲好中国的科普故事,持续扩大中国科普的国际影响力,助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五)加强科技馆体系人才队伍建设
丰富科技馆体系人力资源,加强培训,完善激励机制,造就一支总量充足、素质优良、专兼并重的人才队伍。
——加大专职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大力发展展览展品设计、教育活动开发实施、数字化科普、运行管理等领域专职人才队伍。加大培训力度,推动科技馆体系从业人员科普能力普遍提升。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制定科技馆相关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办法,制定推广科技馆科学教育职称标准及评定办法,拓宽职业发展通道。发挥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及其科技馆专委会、中国科技馆发展基金会的行业组织作用,重点依托专业赛事、行业培训、学术交流等项目,持续提升科技馆专职人员能力水平。
——丰富科技馆体系兼职人才队伍。鼓励支持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展览展品研发、教育活动开发、人才培训等,支持中小学科学教师依托科技馆体系资源开展科学课程教学与实践,鼓励相关高校学生开展科普实践活动,充实科技馆体系建设的专业队伍。
——拓展科技馆体系科普志愿队伍。探索形成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的科技馆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建设一支优良的科普志愿者队伍。探索形成科技馆体系志愿服务行业规范。加强各地科技馆与学会组织、社会组织的协作力度,积极推进志愿服务资源的共建共享,培育一批全国科技馆志愿服务活动品牌。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制度保障和统筹管理
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支持各级政府将科技馆体系纳入当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制定《科技馆条例》。从制度层面推动将科技馆体系建设成效纳入“文明城市评比”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考核内容,提高各级政府对科技馆体系建设的重视程度。依托现代科技馆体系数据采集系统,完善科技馆年报制度,统计汇总全国科技馆年度工作情况。制定以科普展教效果为核心的科技馆评估办法和指标体系,逐步建立科技馆定期评估制度。
(二)提高标准化水平
依托全国科普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加强科技馆体系标准化建设。推进科技馆体系技术、服务、管理等领域亟需标准的预研与编制工作。实施标准预研和编制专项,鼓励各地科技馆联合标准化科研机构等共同开展标准预研和编制工作,构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和标准性文件等多维标准体系。开展科技馆体系标准化成果应用和推广示范。
(三)保障发展经费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科技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责,提高对公益科普事业的重视程度,加大科技馆经费投入。鼓励地方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科技馆体系建设发展,建立合理的经费投入与预算支付政策,保障科技馆经费随事业发展同步增长。做好全国科技馆免费开放工作,推动建立健全补助资金动态调整机制。重点为欠发达地区的新建和改扩建科技馆提供展教资源建设经费资助。鼓励社会力量以投资、捐赠、资助等方式参与科技馆体系建设与发展,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建立多元经费筹措机制。发挥中国科技馆发展基金会在吸引社会捐赠方面的作用。